Copyright 2015-2024 多趣味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5051670号
“算力是衡量AI汽车的第一标准。”这是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抛出的时代宣言。
6月11日,小鹏正式发布了今年第一款全新车型小鹏G7,定位纯电中大型 SUV,预售价 23.58 万起,全系标配 702km 续航能力,并提供 2 款智能配置。其中,G7 Max搭载2颗OrinX芯片(有效算力508Tops),而G7 Ultra则搭载3 颗图灵AI芯片(有效算力超过2200TOPS)。
20-25万元级新能源SUV市场,一直是车企“卷配置、拼技术”的主战场。从G7开始,小鹏不仅交出一款对标Model Y、挑战主流竞品的技术产品,更试图开启一个关于“什么是AI汽车”的全新叙事。
在这次发布会上,何小鹏给出了两个关键词:硬核科技以及舒适空间。
从主流需求反推的产品逻辑
小鹏G7的产品逻辑,建立在对家用SUV主力人群需求的深度洞察之上。
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4年20-25万新能源SUV销量同比增长34%,渗透率突破28%,是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细分市场。同时,这一市场中有超过60%是家庭用车群体。因此,市场对于纯电SUV的需求不但驱动着小鹏入场,同时也指出了产品力方向。
围绕G7,小鹏打出了几个核心产品点:续航和空间是基础,硬核科技是上层建筑。
续航方面,小鹏G7简化了SKU,虽然也申报了小电池方案但最后没有保留,仅保留了80.8度的大电池方案。因此全系只有702公里一个版本续航版本车型。大电池+标配800V快充,给G7的续航打了一个好的“底子”。
作为家用定位的纯电SUV,除了续航,用户关心的还有空间。